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17章 赴港谈合作

鉴于《繁花》的重要性,姜烨还是决定赴港请那个男人。

这部片子本来就是那个男人要拍的,但是真让他自己拍,按照他对光的要求,总是单机位拍摄,估计你再催他还是要拍个两三年。

单机位拍摄的好处就是每个镜头的灯光都能精心布置。使用灯光更高的高对比画面,能让整体画面层次更立体,也更符合90年代的上海气息。

运镜的灵活运用也得益于单机位的拍摄手法。单机位拍摄使得运镜的空间范围更大,画面的空间立体感也更突出。

但是对于时间来说,是真的要命的,哪怕演员也是一个段剧情需要反复的多次演绎,让导演去每一个角度抓拍最合适的角度。

但是没办法,如果说在电影拍摄中,打光这块姜烨是入门,那么墨镜王就是大师。

尖沙咀的半岛酒店内,这座百年酒店是香港娱乐圈人最爱来喝下午茶的地方,有影人茶座之称。

“你要请我去做你的副导演?拍的还是电视剧?”王家卫突然觉得这杯咖啡有点烫嘴。

“王导,先看剧本,咱们一切看完再说”姜烨把剧本递给了墨镜王,然后自己点了一根华子,递给墨镜王一根。

这也是姜烨定这里的另一个原因,香港大部分室内外都是禁烟区,哪怕在酒店也多数都是无烟楼层,这里能够抽烟对姜烨来说是天堂般的地方了。

看着繁华的维多利亚港,姜烨有些出神,而墨镜王对着姜烨的剧本,显然也有些惊讶,从开始飞快的翻阅,到逐渐速度慢了下来。

两根烟的时间,中间姜烨又再要了两杯咖啡,墨镜王把《繁花》的剧本浏览了个大概。

“姜总,这个剧本,要不索性给我拍?”墨镜王笑着摇了摇手上的本子,毕竟本来就是他喜欢的那种调调,有这种想法也是正常。

“王导不介意这是电视剧了?”姜烨笑着调侃道。

“这简直就是电影级的创作,我甚至可以拍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,我的脑子里已经出现了那个灯红酒绿,纸醉金迷,却又烟火人间,市井里巷的画面了”墨镜王认真的说道。

“哈哈哈哈哈,这个本子给你拍没问题,但是王导多久能拍完呢?一年还是两年?”姜烨问道。

如果说能够限制墨镜王发挥的,那一定是时间,如果一部电影你给王家卫拍,设置了一个deadline,那么他的发挥就一定会打折扣。

“这么好的本子,肯定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