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2

“照片是最近几年才挂的。”修春华说:“牟先生以前不让。”

徐椿说:“为什么不让?”

修春华说:“可能是做善事不图被人知道吧,牟先生好歹是个名人。”

“那现在你们怎么又把他的照片挂上了?”

“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来过了。孩子们想用自己的方式感谢他。”

徐椿又问:“老院长现在……”

修春华叹气,“已经过世了。”

老院长也许是最后一个了解牟海渊的人,一旦去世,很多秘密就等于被带进了坟墓。

徐椿不肯放弃,还是赶到了老院长的家中。

老院长的老伴姓陈,七十来岁了,神智还算清醒。

柜子上摆着好几个相框,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,从多张全家福就能看出。但在这些全家福里,竟然还有一张牟海渊与两位老人的合影。

“海渊是我们的朋友。”老人干枯的手拿过相框,细细抚摸,“他没有忘记我们。”

徐椿一听这句话,就明白老人一定知道些什么。

老人对警察丝毫不设防,道出了几十年前,发生在他、他的老伴儿李柳兰,还有牟海渊,以及许多孩子身上的事。

即便是现在,粱奚镇也不富裕,更别说几十年前。

冬天,穷得揭不开锅的穆家诞生了一对双胞胎,取名穆海渊、穆海峰,那时也没有上户口这种说法,俩小孩和镇里其他同龄孩子一起,一天天地长大。

整个镇都穷,父母们将口粮省下来,留给孩子,但即便是这样,还是难以糊口。穆家两兄弟长到五六岁时,弟弟穆海峰被“送”给了外地人。

靠着外地人给的钱与粮,穆家三口没有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冻死。

开春后,穆海渊跟一同长大的伙伴说,自己想出去闯荡,要把弟弟找回来,将来还要让父母摆脱这般贫穷的生活。

伙伴们七嘴八舌,有说要当军人,有说要当科学家,只有穆海渊说,自己要赚钱,要发财。

“那你可不能忘了我们。”李柳兰说:“我们小时候受苦,但我希望将来出生在这里的小孩不要受苦,我要建一座爱心屋,谁家孩子吃不起饭,就来我的爱心屋吃!海渊,你有钱了可不可以捐献一些给我的爱心屋?”

穆海渊郑重地点头,稚嫩的声音道:“我要所有的小孩都能吃上饭!”

李柳兰就是后来的福利院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